从AI谈投资中的“精确性陷阱” | 月度策略观察

 

2月份主要指数上行,市场交投活跃,科技板块受资金追捧。从宏观看,国内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中,2月PMI回到了50.2的枯荣线上方。伴随着DeepSeek的成本突破,民企和国企都在加大AI方面的资本开支,也会拉动一定的投资需求。另外消费也有复苏的迹象。整体来看,社会活力正在逐步回归。投资方向上,看好AI时代的硬件入口和软件入口公司

 

借着当下火热的AI主题,这个月我们聊聊投资中的“精确性陷阱”。

 

01

宁要模糊的正确,不要精确的错误

 

所谓“精确性陷阱”,就是耗费大量时间算细账,而忽视了行业发展的大格局。对于新兴行业投资,这一点尤其重要。如果一个东西是可以被精确计算出来,那它就会像是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样,已经被明码标价了。能见度大的地方不会有太多的超额收益,看不清的地方才隐藏着巨大的奖励。所以,投资不应该追求能见度,而是应该追求正确判断方向。拿着显微镜去找星辰大海,大概率是找不到的。

 

我们应该把90%的精力花在定性分析上,去找到主要矛盾,剩下的10%花在定量分析上,用于判断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边际。就像苹果公司真正的护城河不是iPhone的利润率,而是十亿级用户形成的生态系统价值。如果想找到AI时代的下一个伟大公司,那么我们应该分析谁掌握了行业的关键入口,谁能构建智能生态系统,或者谁能通过AI交互实现乘数效应等,而不仅仅是算估值和业绩增速

 

02

从底层逻辑出发思考问题

 

对于新生事物要富有想象力,但这种想象力绝非天马行空,而是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。底层逻辑不一定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,它可能就是一个常识。很多时候我们被五花八门的共识给误导了,但其实最简单的常识就是最有效的原则。

 

AI为例,过去人们对AI的关注点大多落在了算力上面,但如果我们用常识去推演,像DeepSeek这样通过算法优化去大幅节约算力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原因很简单,人的大脑一天的能耗转化为电功率大约为20瓦,相当于一个低功率的灯泡。而ChatGPT 的日均能耗超过50万千瓦时,相当于美国数万家庭一天的用电量。这个巨大的差异来源于人脑是生物结构,可以通过高效的并行处理和生物机制来实现低能耗。这本质上是一种算法架构的优越性。

 

所以,AI要大规模发展必须从算法上突破,单纯堆算力是无法突破能源供给这个物理瓶颈的,这就是常识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一味地追捧算力相关的海外龙头公司可能会遇到麻烦。

 

对于快速变化的新兴行业,我们不需要知道"何时会发生",但是要知道"什么一定会发生"。我们应该不断追问:这个商业模式的根基是什么?哪些底层变量可能引发质变?市场上有哪些共识,有没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,有没有被忽视的地方?基于这些判断,我们可以对行业发展路径提出合理的设想,再密切跟踪现实中的变化,当现实的演绎验证了我们的设想,投资自然也就先人一步。

 

 

 

风险提示:本内容登载于此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,进化论资产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,且不承担信息传递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。相关信息仅供参考,不构成广告、销售要约,或交易任何证券、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。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、品牌、商品等不代表进化论资产的投资实例。

 

版权声明:本内容版权归进化论资产所有,未经进化论资产授权,任何机构和个人请勿以任何形式发表、转载、改编、摘录、引用。如转载使用,请联系进化论资产获取授权,并注明来源及作者、文内保留标题原题以及文章内容完整性,请勿以任何形式曲解原意。